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如果不是“2016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高效節(jié)油實況挑戰(zhàn)賽”,或許仍會有無數節(jié)油駕駛高手埋沒在時代滾滾向前的車輪中,正如當獲得西安站的冠軍、手捧萬元獎金仍不敢相信自己能拿第一的宋曉宏,當深藏不露的駕駛技術被奉為“節(jié)油寶典”,當毫無自信的普通人被尊為“節(jié)油王”,中國重汽舉辦的本屆比賽也便有了另一層意義——挖掘節(jié)油駕駛技術、提升卡車司機地位。

9月9日,2016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高效節(jié)油實況挑戰(zhàn)賽西安站開賽,千挑萬選中脫穎而出的12名節(jié)油能手在這個充滿歷史底蘊的十三朝古都探尋“新文化”——重卡節(jié)油駕駛技術,4輛滿載的、運營中的中國重汽HOWO T7H為“探秘者”提供了最得力機器,12名高手也“八仙過海、各顯神通”,長江后浪推前浪,把百公里油耗紀錄一次次刷新。

彭波:勒芒賽冠軍挑戰(zhàn)節(jié)油高峰
《卡車之友網》記者跟著彭波駕駛的2號車行駛了一圈長達115公里的比賽路線,在130分鐘的相處中,彭波侃侃而談,向記者介紹了他的開車生涯和駕駛技巧。
盡管車輛駛離出發(fā)點阿房宮高速收費站時天空下起了小雨,但有著10余年駕齡的彭波卻表示對駕駛不會有影響,確實,作為2015年奧鈴勒芒賽的冠軍,他的駕駛技術毋庸置疑。那一次,他帶著公司的其他兩個駕駛員參賽,結果,三個開重卡的駕駛員拿到了輕卡駕駛技能賽的冠軍,一度被傳為佳話。

日常,來自于咸陽勝途物流的彭波開的是17.5米的大板車,跑快遞運輸,他是公司里的節(jié)油能手,他表示,開車能不能節(jié)油,與司機的操作有很大關系,要看他換擋時機的把握是不是準確,另外,要盡可能保持經濟時速行駛,不能太快,也不要太慢。
行駛過程中,彭波把時速保持在50公里-70公里之間,他認為,在高速上行駛,70公里-80公里的時速最省油,但由于比賽道路有長上坡,所以速度達不到那么高,但他把發(fā)動機轉速控制在1000轉-1100轉,時速達到65公里左右的情況下也是處于節(jié)油狀態(tài)。
彭波邊開邊對“座駕”HOWO T7H贊不絕口:“這輛車動力很足,爬坡能力強,座椅非常舒適,即便在滿載又遇到連續(xù)上坡時也能保持相對較快的車速,有輛有勁的、能快跑的車是節(jié)油的前提,再加上司機合理的操作,不猛加油,保持勻速行駛,節(jié)油成績就不會差。”最終,彭波的百公里油耗26.73升,相對于賽前他預計的百公里35升的油耗這個結果足以讓他感到滿意。

李傳龍:挑戰(zhàn)弟弟的首站節(jié)油紀錄
在2016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高效節(jié)油實況挑戰(zhàn)賽首站成都站比賽中,李傳瑞以百公里油耗24.63升的成績取得冠軍,他正是本次比賽選手李傳龍的弟弟。不服氣的李傳龍要向弟弟的紀錄發(fā)起沖擊。
李傳龍對HOWO T7H這款車非常了解,他所在的公司有27輛HOWO T7H,通過與其他車型比較,李傳龍表示:“這款車的發(fā)動機非常好,節(jié)油效果明顯,與另一品牌車型相比,該車每行駛300公里便可省下100元油費。”
談到自己的駕駛技術時,李傳龍介紹道:“在路上行駛時,一定要穩(wěn)住油門,還要對各種情況作出提前預判,比如遇到比賽中的長坡路時,上坡前要先提速,而下坡時則要提前踩點油門并加擋,讓速度沖起來。”
據李傳龍介紹,他在用6擋、7擋行駛時,時速不超過60公里,發(fā)動機轉速控制在900轉-1000轉,9擋、10擋行駛時,速度提到70公里-80公里,發(fā)動機轉速不能低于1000轉,而用11擋行駛時,時速已在80公里-90公里之間,轉速不高于1200轉,“要節(jié)油就要時刻注意車速與發(fā)動機轉速的相稱,要把發(fā)動機轉速控制在合理區(qū)間。”
盡管最終百公里油耗25.97升的成績沒有超過弟弟的紀錄,但李傳龍也頗為自豪地說:“弟弟開得比我好,我就要多向他學習,每個人都有值得別人學習借鑒的長處,只有互相學習才能不斷提高。”

周靜:慕名曼技術產品而來
來自于汶川的周靜平時開的是一輛四川現代的創(chuàng)虎重卡,在一次中國重汽產品品鑒會上知道本屆節(jié)油挑戰(zhàn)賽后馬上報名參加,這也體現了這項賽事的公開性,不管是什么品牌車型的駕駛員,都可以前來“比武論劍”,交流節(jié)油駕駛技術、體驗曼技術車型的魅力。
周靜并沒有過多介紹他的節(jié)油駕駛方法,而是謙虛地表示“只是想過來與其他駕駛員交流一下”,當然,他也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并親身體驗HOWO T7H這款車的性能,“比賽車輛是行駛了30多萬公里的運營車,打開發(fā)動機艙看了看,里面還是干干凈凈,實際駕駛了115公里也了解到了它的性能,最大感受是開起來很舒適,動力充沛,個人感覺中國重汽舉辦這場比賽特別有意義,對于駕駛員來說,平時大家都忙于跑貨,沒時間交流,通過比賽可以互相溝通心得,學習別人所長,感覺收獲很大。”
賽后,對HOWO T7H非常滿意的周靜預訂了一輛HOWO T7H 540馬力版車型,對于他來說,這也許是個轉變人生的機遇,因為,好車是重卡用戶征戰(zhàn)運輸市場最得力的武器,有了最佳賺錢機器,運營才更有利可圖。周靜的百公里油耗成績26.45升,排在12名選手中的第七位,他表示:“隨著今后對車輛越來越熟悉,再摸索一下節(jié)油技巧,有信心下次再參加比賽時取得好成績。”

黃成虎:節(jié)油駕駛最重要是看心態(tài)
已經開了10年重卡的黃成虎抱著一顆平常心來參加比賽,他認為,車開得好不好,和駕駛員的心情好壞有很大關系,而能不能節(jié)油也取決于心態(tài)。
“想節(jié)油,開車就要平穩(wěn),技術上要使用預見性駕駛方法,比如提前判斷前方的情況,避免緊急剎車,前方要進收費站了,可以在最后的30公里提速,超過一些慢行的車輛,進收費站時就可以少排隊,減少起步、停車的次數,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節(jié)油。再就是要盡可能在車型的經濟時速區(qū)間內行駛,滿載情況下,HOWO T7H最好保持在65公里-70公里的時速,把速度穩(wěn)住,也可以實現節(jié)油。”

黃成虎對HOWO T7H也是贊賞有加:“曼技術發(fā)動機的節(jié)油效果不錯,動力強、噪音低,重汽與威伯科合作的制動系統效果也很好,對于駕駛員來說,安全性是重中之重,HOWO T7H在這方面表現不錯。”雖然最終百公里油耗28.74升的成績有些發(fā)揮失常,但黃成虎并不氣餒,“有了這次參賽經驗,明年我還會再來!”

宋曉宏:無心插柳柳成蔭
百公里油耗24.02升,這是本屆比賽24名參賽者中的最好成績,而這個記錄的創(chuàng)造者是一個“最沒人看好,連自己都認為自己不可能拿到名次”的人。
宋曉宏,從1998年便開始開車,目前,與人合伙買了輛重卡跑快遞運輸,“平時跑運輸很忙,這次過來也只是想看看車,壓根就沒想過能拿什么獎。”
正是這樣的放松心態(tài)讓宋曉宏正常發(fā)揮,以絕對優(yōu)勢奪冠,他自己也表示這就是“無心插柳柳成蔭”,是“不緊張”讓自己發(fā)揮出了平時的正常水平。
沒想過拿名次并不意味著宋曉宏是蒙了個冠軍,說起節(jié)油駕駛技巧,他也有不少心得。“在路上跑,一定要讓車輕松地去跑,不能過快,不使勁踩油門,就保持70公里-80公里的經濟時速,在發(fā)動機轉速配合方面,我的經驗是,如果12擋跑高速不合適,就用11擋來跑,發(fā)動機轉速控制在1000轉-1200轉之間,如果遇到上坡,就用低擋位、高轉速,發(fā)動機轉速1100轉左右,如果是下坡,則用高擋位、低轉速,發(fā)動機轉速800轉-900轉之間即可。”
通過實際體驗,宋曉紅堅定了自己購買HOWO T7H的決心,除動力、舒適性、節(jié)油性之外,他還看重這款車8萬公里的長換油周期,“目前在用的車輛1.6萬公里就要換一次機油,對于跑西安-烏魯木齊線往返5200公里的車輛來說,這就意味著基本上每跑3趟就要保養(yǎng)一次,非常耽誤時間,如果換成8萬公里的車就會節(jié)約不少時間成本,也能提高運營效率和收益。”
總而觀之,隨著比賽的進行,2016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高效節(jié)油實況挑戰(zhàn)賽正在展示其深層次的魅力——無數重卡駕駛員在此找到了自己的價值,也發(fā)現了一款適合自己的重卡車型,既宣揚了節(jié)油駕駛理念又樹立了品牌,還促成了銷售,中國重汽借此實現了多贏,或者說是與用戶、駕駛員一起正在走向共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