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卡車之家關于車輛調查的數據中顯示,用戶在購新車時對安全屬性的關注度僅次于動力性,由此可見卡友的安全意識有了明顯改善。當然,整車的安全性是由多種不同配置組成的,其中駕駛室安全性能與駕駛員息息相關的,先進的駕駛室技術在發(fā)生交通事故的關鍵時刻真的能夠救人性命。通過這次重汽豪沃的事故,給我們展開進一步的分析。

2017年3月中旬,位于山東臨沂的重汽維修站運回了一輛HOWO A7的事故車,從正面看已經慘不忍睹。據維修站的工程師介紹,事發(fā)前的車速估計有80公里/小時,在一點剎車都沒踩的情況下,追尾了一輛9.6米前四后八的重型載貨車。從圖上來看,慘烈的追尾,發(fā)生了劇烈的碰撞,已經導致駕駛室嚴重形變,前擋風玻璃嚴重受損,前臉水箱處、大燈等部件散落一地,但是卡友卻毫發(fā)無傷。
通過實拍圖片可以看出,由于這輛HOWO A7追的是一輛前四后八的載貨車,在發(fā)生事故時,因為碰撞產生的巨大沖擊力,使得A7的底盤探入到前車下,重汽的駕駛室后移裝置及時發(fā)揮作用,駕駛室向后移動了一米左右的距離,保障了駕駛員的生命安全。倘若沒有駕駛室后移技術或該技術正常發(fā)揮,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將不堪設想。
另外,還可以看到,HOWO A7駕駛室與車架之間的連接裝置已經潰斷,駕駛室在后移過程中,氣囊裝置也完全被損壞。因為只有重汽的牽引車頭被運回了維修站,所以對這次事故中后面掛車的情況并沒有明確的了解,但是從側面可以看出來,駕駛室的后方是完好無損的。
重汽的駕駛室后移技術相信很多人已經并不陌生,在駕駛室和車架之間設置有潰斷機構,平時只承受縱向壓力。當碰撞發(fā)生時,駕駛室與車架之間的橫向切力一旦超過潰斷機構的設計極限,該構件及時斷裂,駕駛室就能夠順勢完整后移,從而實現(xiàn)保護駕乘人員的作用。
再一次真實的案例證明,駕駛室后移技術可以在關鍵的時刻救人一命,網絡上有關這類事件的報道已經不計其數。然而卻總有人說這屬于偶然事件,司機能夠活下來完全屬于運氣好,譏諷媒體報道只是在打廣告,相信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是沒有親身經歷過吧,多少錢的廣告費可以在車禍中救人不死呢?
編后語:
駕駛室后移技術在國外卡車上已經非常成熟,部分國內車企正逐漸將這種技術吸收后利用,進一步增加車輛的被動安全性。作為媒體,卡車之家支持國產品牌卡車能以安全為出發(fā)點制造高性能卡車,將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技術融會貫通。
我們相信,所有人都希望駕駛室后移永遠不要啟動,但是希望這項關鍵技術在生死時刻及時發(fā)揮功效。車輛安全性的提高,是人類科技進步的展現(xiàn),更是對生命的敬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