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人愛吃,大街小巷、大廈弄堂,到處都能發(fā)現(xiàn)美食的身影。尤其是掩藏在犄角旮沓里的各色小吃:生煎、餛飩、小籠包,豬排、拌面、排骨年糕等等,是老上海人記憶中不可或缺的溫情畫面。
“排隊幾小時買一份蔥油餅,驅(qū)車幾十公里去吃大餅、油條、豆?jié){,對上海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。”王柳剛說,這種對美食不懈追求的精神,讓“吃貨”基因根植每個上海人心中,構(gòu)成了這片土地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。
家住崇明的王柳剛,也是個好吃之人。他從小喜歡做飯,為此還專門學過廚藝,當過一段時間的職業(yè)廚師。多年來,親朋好友都對王柳剛的廚藝推崇備至,見到王柳剛時,他正在4S店對車輛進行維修保養(yǎng)。在自我介紹時,他開玩笑說:“不當采購的司機不是好廚子。”簡單的一句話,王柳剛對自己的職業(yè)生涯做了一個高度總結(jié):曾經(jīng),他是一位主廚,現(xiàn)在,他從事食品采購工作,同時還是一名輕卡司機。
“當初決定當廚師,主要是因為家里窮,自己又喜歡美食。”成為一名廚師,不但可以擁有一門養(yǎng)家糊口的手藝,還能自己研究、制作美食,對于王柳剛來說一舉兩得,“崇明是大上海的糧倉,這里最不缺的就是食材,能夠?qū)⑵胀ǖ氖巢闹谱鞒删、有質(zhì)感的美食,是我曾經(jīng)追求的最高理想。”
天有不測風云,人有旦夕禍福。還沒等到王柳剛“修煉”成頂級廚師,他所供職的那家飯店就悄然倒閉了。與飯店一同轟然倒塌的還有王柳剛的夢想,以及他堅持多年的信念。夢想破碎的他一度萎靡不振,經(jīng)過幾年的休息調(diào)整,王柳剛才逐漸走出陰影,慢慢平衡自己的心態(tài)。不過原本熱愛的職業(yè),也成為了他的傷心之處。
“從那之后,我就不想再當廚師了。”在朋友的介紹下,王柳剛開始在上海一家餐飲連鎖店任職。與之前不同的是,他雖然出入后廚,但不再切菜掂勺,而是每天開著一輛江鈴順達輕卡,為各個加盟店采購、配送食材,“和廚房打了這么多年交道,后廚已經(jīng)成了我最熟悉的地方,就算換工作,我也不打算跟這個行業(yè)徹底脫離關(guān)系。”
對于自己的新工作,王柳剛還挺滿意。雖然工作時間大多在深夜和凌晨,但總體工作強度不大,來回只需開一百多公里的路程,往返市場和五家連鎖店,把當天需要的食材準備到位就行。至于身邊的江鈴順達,他也格外珍惜。這是他向公司提議并且選擇的愛車,也是他每天同甘共苦、風雨同舟的伙伴。
“最早我開的是一輛面包車,后來加盟店變多了,我每天要準備的食材,用面包車已經(jīng)裝不下,公司體貼我就配了這輛江鈴順達,幫我多拉快跑,減輕一點工作量。”王柳剛坦言,自己并不是職業(yè)司機,也沒買過卡車,但他知道江鈴輕卡的口碑在上海首屈一指,品牌大、有保證,還能解決上牌問題,是很多企業(yè)的購車首選,“光解決上牌問題這一點,就足夠打動我了,從事物流工作的朋友也說江鈴輕卡不愛壞,保值率高,適合市內(nèi)配送工作,這才讓我堅定了自己的選擇。”
王柳剛對自己的愛車倍加珍惜,雖然每天穿街過巷,往來油煙混亂之地,但是車內(nèi)車外,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條,就跟他自己一樣,總是在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體面。“車子就跟人一樣,你對它好,它才不會撂挑子,所以,每次出車我都會檢查、清理下,就連平常保養(yǎng)加的機油也是最好的。” 王柳剛說,每次去4S店,他都會全程關(guān)注,問問這,看看那,儼然一位勤學好問的學生,“不是對他們不信任,只是對輕卡的構(gòu)造好奇,想要多了解一些更多的車輛知識,以后和它打交道心里也更有譜。我來這里保養(yǎng)很多次了,不管是態(tài)度還是技術(shù)我都很滿意。”
購車至今,江鈴順達的表現(xiàn)也沒有辜負王柳剛無微不至的關(guān)懷,不僅運營高效,產(chǎn)品品質(zhì)同樣可靠,連續(xù)駕駛近一年半也沒出現(xiàn)過任何故障。“為了保證食物新鮮,我們連鎖店只使用當天的食材,隔夜的都處理掉。所以我要天天開車給他們采購食材,雖然路程不遠,但必須準時準點,車輛也要時刻待命,一旦故障就會影響店里的銷售工作。”
王柳剛說,江鈴順達最大的優(yōu)點就是動力強,起步速度快,加速性能好,“油門一踩下去,車速馬上就能提起來,而且省油耐用,滿載食材的情況下,跑城市路段綜合油耗也才八毛每公里,性能和品質(zhì)都很出眾。”
夜間開車,就算工作再輕松,對于體力與精神的損耗也是巨大的,而且容易疲勞駕駛發(fā)生交通事故。為此,王柳剛特意選擇了一款雙排車輕卡,就是為了改善自己的工作環(huán)境,增加車輛舒適性的同時,減少夜間駕車疲勞感。
“上海和別的地方不一樣,只要是廂式貨車,就算是藍牌輕卡也進不去外環(huán),去其他地方也有時間限制,所以只能晚上出車工作。好在雙排江鈴順達的內(nèi)部空間不錯,搭四五個乘客都沒問題,駕駛室座椅坐著也舒服,就算車開累了,還可以在后排座椅上躺著休息一會兒?傮w來說,這個伙計跟我還是挺搭配的。”王柳剛說。
東風夜放花千樹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寶馬雕車香滿路。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(zhuǎn),一夜魚龍舞。夜晚的“魔都”車水馬龍,燈紅酒綠,一片繁華景象。可是,再美的夜景,也與總在路上忙于工作的王柳剛無關(guān)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小心愿,那就是生活在黃浦江畔這片神奇土地的人們,夜晚的行車素質(zhì)可以再提高一些。“少按喇叭,少開遠光燈,也會前路反而會更暢通!”
平凡而又不凡,這就是“吃貨”老王以及他的卡車故事。
驗證碼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