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氣壓升高,天氣轉涼,封閉的車廂內空氣流通性差,加之燥熱的天氣很容易讓司機變得疲憊,這時會造成行車中反應遲鈍、困倦瞌睡、四肢無力,不能及時發(fā)現路面交通情況,極易發(fā)生交通事故。
1、午后和凌晨駕車最易疲勞
有些疲勞是人體生物節(jié)律引起的,比如午后1至2時,后半夜至凌晨5時6時,都很容易犯困,開車就容易變成疲勞駕駛。疲勞對駕駛人的注意力、感知力、思維能力、判斷力、意志力等都會產生影響,伴隨而來的是視線模糊、動作呆板、反應遲鈍、精神渙散等狀況。
歸納起來大致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: 駕駛人處于輕微疲勞時,會出現換檔不及時、不準確。 駕駛人處于中度疲勞時,操作動作呆滯,有時甚至會忘記操作。 駕駛人處于重度疲勞時,往往會下意識操作或出現短時間睡眠現象,嚴重時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。
2、如何應對疲勞駕駛
其實,在駕駛途中感到困乏后,最簡單有效的應對方式就是到服務區(qū)停車休息。然而,高速交警在日常執(zhí)法過程中也會碰見這樣的情況:司機在行駛途中感到困乏了不是將車開到服務區(qū)休息,反而直接將車停到應急車道呼呼大睡,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既危險又違法!
正確應對疲勞駕駛,還是得需要正確的方法:
第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,不熬夜,確保睡眠時間有7至8個小時.
第二是飲食要有良好的規(guī)律,因飯后血液集中在胃部,流經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,大腦的興奮度會減低,因此不要在飯后立即駕車,要稍作休息;
第三是注意駕車的時間,好好利用路邊休息站以及高速服務區(qū),駕車時可以利用深呼吸、開窗透氣等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若感到有些困倦,應停車休息片刻,即便是數分鐘的下車休息也能迅速喚醒大腦,若實在犯困,就應找安全地方停車小睡一會,盡量過半個小時再上路行駛。長途行車,一般駕車200公里或2小時,就應停車休息一下,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,開車時可以聽一些歡快的音樂,幫助消除疲勞。
領航卡車提示各位卡友:錢是賺不完的,身體是自己的,只有休息好了才有充沛的精力去賺錢,合理安排休息時間,拒絕疲勞駕駛,才能安全出門,安全回家!
文章來源于網絡
驗證碼: